Author: fridayrain

  • 搬家文:行走吴哥Day 4(一) :悠闲走大圈

    文章写于:2011-04-20 Day 3:April 3rd, 2011 上午:吴哥大圈: 豆蔻寺(Prasat Kravan)–变身塔(或叫比粒寺 Pre Rup)–东梅蓬寺(East Mebon)–塔逊寺(Ta Som)–龙蟠宫(Neak Pean)–宝剑塔(Preah Khan) 经过前两日的吴哥寺庙的轮番轰炸,到第三天,我和妈妈已经从最开始的惊奇道现在平静的,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行走。这天一上午就走了6个地方,却不觉得疲累。走走停停,甚至我们在龙蟠宫的水池旁坐下来休息了半个小时,仍然可以在中午最毒辣的太阳照耀在我们身上之前就赶回了GH。这并不是说外圈的寺庙不够好,实际上上虽然这几天看了二十多个寺,还是各具特色的,不过今天轻松也让我认为GH最初报给我的行程是相当的合理。  

  • 搬家文:行走吴哥 Day3(三): 硬拗来的班提色玛

    文章写于:2011-04-19 去崩必烈之前,我要求我的司机带我们班提色玛寺(Banteay Samre),因为我取消了去高布斯滨看水底浮雕,旱季的时候那里基本上没水,我也懒得去,不如将目光放在一些保留的很不错的寺庙上。我的司机对于我这个要求表现出非常不高兴,一个劲儿的跟我说,太远了,说我明天大圈的行程可以过去,但是我始终坚持我的要求。从崩必烈出来后,他的脸色还不好,一路我也有些生气,我是付钱的!反正他还是接下来送我们来到了外圈的罗洛士遗址群(Roluos)。 罗洛士遗址群包括三个寺:神牛寺(Preah Ko)、巴孔寺(Bakong)、罗雷寺(Lolei)。这三个寺除了巴孔寺,剩下的寺庙基本上已经被毁的几乎面目全非。神牛寺基本上就是几座石头堆,壁雕、浮雕已变成浮云。巴孔寺相对比较大,但是这两天见多了这样的寺庙,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在这里终于碰上了几个向我们要糖的小孩,一见到我们就说“姐姐漂亮”,妈妈就给了她们几块糖。 回到车上,司机似乎还在为去班提色玛寺的事情生气,没有好脸色,但是见到我后,还是说可以带我们去。看来自己的权益是一定要维护的,尤其是提出的合理的要求,千万不能因为当地司机说什么就信什么。特别是当司机指给我说去班提色玛寺和回GH的分界路口后,到达班提色玛寺,我一看才花了5分钟的时间,这段路程叫远?!!!我也懒得跟他计较,就下车和妈妈进寺庙了。 班提色玛寺不属于一般常规的旅行线路,人也是大大的少,连门口推销商品的小贩和小孩也屈指可数,他们见到我们这样单独行走的游客也懒得招呼,嘿嘿,各得其所。 班提色玛寺保存的相当完整,同时也就成为了摄影师的乐园。虽然这里的建筑与吴哥寺群里的寺庙大致相同,但是也有细微的差别。十字回廊一圈接着一圈,从外圈去里圈就必须下高台阶,然后在走向一米远的内回廊,攀爬高台阶上到内回廊上,这样的休憩我猜想大概是在雨季时,水量丰沛,这样每一圈回廊之间的低处就变成了像护城河一样的环形水道。 傍晚时分的寺庙被夕阳蒙上了一层金光,尽管不如Angkor Wat那样辉煌,也不如女王宫那样华丽,但心生出的安宁让我刚才因为司机的态度而不快的心情而平静了许多。我敬佛而不信佛,但有时又似乎能够感受佛的力量,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回到酒店,我给了司机2刀的小费,过后觉得给多了,因为司机的态度实在是有够差,不过妈妈说,多了就当做善事,好吧,人家也辛苦了一天,和气生财。  

  • 搬家文:行走吴哥 Day3(二): “原始”崩必列

    文章写于:2011-04-18 崩必烈到女王宫开车要一个多小时,所以许多旅行团在外圈最多走到女王宫就打道回府了,所以我们到达崩必烈的时候,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 如果非要形容崩必烈,按照妈妈的总结:“这就是唐山大地震!”的确,残垣断壁,满目创痍,一片狼藉。如果不是当地的导游带着我和妈妈走,我想我会不知所措的到处乱钻。没错就是”钻”这个字! 这里的导游也最多只能指指拍照的地点,或是介绍个大概这堆废墟之前是做什么用的,再多的也说不出什么来。不过对于我来说,见过了那么精致华丽的女王宫,突然见到这完全被毁坏的寺庙,对比还是相当大的。我甚至觉得这里有种另类的美,就像前面说过的,看到现代人对一些寺庙的修复,尽管知道这是一种维护,但是总觉得现代的东西加在古代的建筑上,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所以崩必烈的原样原貌突然出现在眼前,自己的心情还是相当的复杂。 崩必烈的损毁根据书里介绍并不详尽,但是据悉,这里曾经有过两种宗教,那么损毁就会变成一件非常轻易的事情。这突然让我想起了远在柬泰交界地方的柏威夏,为了土地,为了版图,纷争不断。信仰、宗教并未能完全改变他们。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不是宗教能化解的。  

  • 搬家文:行走吴哥 Day3(一): 吴哥建筑的精粹–女王宫

    文章写于:2011-04-14 Day 2:April 2nd, 2011 吴哥外圈:女王宫 Banteay Srei–崩密列 Beng Mealea–罗洛寺群Roluos(神牛寺 Preah Ko–巴空寺Bakong–罗雷寺 Lolei)–班提色玛寺Banteay Samre 早上6点钟起床,外面天已经见亮了。也是,算起来是北京的早上7点钟。在GH吃了算是丰富的早餐便坐车向今天第一个目的地女王宫出发了。很不幸,跟旅行团的时间撞上了,所以拍起照片来格外的费劲,怎么都避不开人。 女王宫在离Angkor Wat有大概30~40分钟的车程,不是Tutu而是Car。女王宫很小,却被誉为“吴哥艺术之冠”,那是因为它的雕刻艺术在吴哥寺群里面最为华丽、精致。这里与其他的寺庙不一样,那些大多呈现出一种青色或是灰色,譬如Angkor Wat,而女王宫呈赭红色,据说建造所使用的砂岩里面含有大量的铁,在一开始制作时非常的柔软,易于塑型,但是经过风吹日晒雨淋,这种砂岩变得坚硬无比,所以这也是女王宫的浮雕能够保存的如此完后,千百年后,我这个异乡人还能一睹其神采。 女王宫的几乎每一处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镜头下的主角,门廊、门楣、山形墙、屋顶的浮雕栩栩如生。尽管昨天小圈见到了那么多的寺庙上精美的雕刻,但在这里却又不得不再次感叹。如果说Angkor Wat给我的感觉是佛家的庄严及庞大建筑的辉煌,那么女王宫带给我的就像是在象牙上雕刻的山山水水,精致得连人物的面容都可见,辍手可得却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实由于寺庙在不断的修复,许多损毁的雕刻已经被在近代被恢复,但是由于色差,还是能看的出来,明明知道这是一种对古建筑的保护方式,但我偏偏生出一种可惜的心情,就像珍贵的瓷器被打碎然后再一点点粘回,却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一个了。女王宫中间主体殿群被绳子围了起来,里面摆放着猴子、狮子、夜叉等守护雕像,我从书中得知,这已是赝品,但没想到,在寺外一处空地里,竟然看到了原尊,只是已经破损不堪,而据说还有的原尊被收藏在了金边国立博物馆里。 旅行团一拨接着一拨,已经不能容我细细的观看 带走惊奇和照片,赶赴我们下一站–崩密列。

  • 搬家文:行走吴哥 Day2(三): 最美的日落–巴肯山

    文章写于:2011-04-11 Day 2: 傍晚:巴肯山 回到酒店略微修整,果然精神状态要好的多,再接再厉,奔赴今天最后一个目标–巴肯山(Phnom Bakheng)。有人说巴肯山的日落是世界上最美的日落,我特地在这炎热干燥的旱季来到暹粒,就是希望此行能够看到这一奇景。临从酒店出发前,碰到一个导游,就顺便聊天问他这几天能看日落吗?那个导游说前几天都没看到,今天很难说。这一下让我这颗心吊起老高,上天会眷顾我吗?好运气会跟着我吗?抱着这些揣测,还是坐着Tutu来到了巴肯山。 5点10分到达了山脚下,不少人和我们一样在往山上爬,但也有从山上往下走的。天空发阴,感觉云层有些厚,想起昨天刚到在飞机上,就穿过了厚厚的云层才降落的,莫非今天真的看不到? 到达山顶,人声鼎沸,确切的说,基本上看日落的好位子就已经满员了,就连靠近悬崖边上的位置,也已经被占了。 现在能做的事情只有等待。 5点30分,天空仍然阴沉。 5点45分,远处的天空似乎有些明媚的色彩。 6点整,仍然只有天边云彩的一抹红。不少人已经开始下山。 6点15,湖面上竟然开始泛出金光,那是躲在云层后面的夕阳投射到湖面的光。开始只有一束金光,接着变成了两束,云朵后面有两个太阳似的。所有人开始激动起来,耳边又开始传来“喀嚓、喀嚓”的声音。 时间过得很快,仿佛一眨眼,太阳竟然竟然透过云层的缝隙露出一边,先前映射到湖面的金光立刻黯淡下来,万丈光芒仿佛吸收了天地精华,所有人都摒住呼吸,期待最美的那一刻。 露出来了,真的露出来了。再厚的云层也抗拒不了它的光芒,我只有一句话可以说:Today is my lucky day! 下山时,妈妈还在追拍仅剩下的晚霞,嘴里不住的赞叹刚才的奇景。的确,今天一天就实现了我此行的目的,不是幸运日又能是什么?     

  • 搬家文:行走吴哥 Day2(二): 暴走小圈的一天

    文章写于:2011-04-11 Day 2:吴哥小圈(上午:周萨神庙Chao Say Tevoda–塔玛侬寺Thommanon–塔高寺 Ta Keo–塔普伦寺Ta Prohm–班黛喀蒂寺Banteay Kdei–皇家浴池Srah Srang;下午:巴戎寺Bayon–巴本宫Bapuon–斗象台Elephant Terrace–十二生肖塔Prasats Suor Prat–癫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明明知道今天需要走很多的地方,但还是在Angkor Wat呆了三个多小时,看到天色不早(尽管还不到上午9点钟),我和妈妈赶往今天小圈的第一个寺庙。 虽然小圈的寺庙不少,但是细说大概分为两个风格,一是吴哥寺式,二是巴戎式,共同点就是雕刻复杂、繁琐、精美。我上午的重点就是塔普伦寺(Ta Prohm)。 几乎所有的吴哥导游的到这里都会对你说:“安吉丽娜朱莉的《古墓丽影》就是在这里拍的,想做一回劳拉吗?”言语中透露的自豪。Ta Prohm里最常见的就是巨大的绞杀藤紧紧的裹住摇摇欲坠的寺庙,牢固的压住寺庙的屋脊。特别是在电影里出现的那颗大树,无限延长的根茎几乎把整间寺庙包裹住。虽然非常不合时宜,但是我还是想到了一个中国电影的场景《倩女幽魂》,树妖姥姥的原型莫非就是取决于此。 妈妈责怪我在这里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短短的半个小时怎么够用?我的相机一直在寻找各个最佳的拍摄角度,可是总觉得还差一些感觉。 暹粒处于热带,到了中午的时候,地面的温度几乎让人昏厥。一般的游客都会在当地导游的建议下中午回酒店休息,过了日头,下午再继续出游。而我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够,就选择继续前行。在最热的时候,来到了巴戎寺(The Bayon)。 巴戎寺的每一个塔楼顶都雕刻着面朝四个方向的人像,这便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这里也是我此行的最大遗憾,因为温度太高,妈妈坚持不住,所以匆匆离开,过后我再看书里对这里浮雕的介绍,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具有故事性。这颗遗珠也许就是告诉我,这里,应该再来。 闷热的天气,树林里的蝉鸣响个不停。剩下的行程幸好相邻甚近,许多建筑也在整修,走马观花一番后也身体舒服了许多。为了晚上巴肯山的日落,还是回酒店修息。想起了在丽江一下小店门前的木偶上刻着的一句话:停下来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此刻,我体会甚深。

  • 搬家文:行走吴哥 Day2(一): Angkor Wat Sunrise

    文章写于:2011-04-09 Day 2:吴哥小圈(清晨:小吴哥寺Angkor Wat) 暹粒当地时间比北京要慢一个小时,为了早上看日出,还是显示北京时间的手机闹表上到了凌晨4:30,也就是当地时间5:30,匆匆那里酒店准备的早餐,坐上预约好的Tutu,直奔小吴哥寺Angkor Wat。 从黑夜迎接朝阳,旅途没有比这个更完美的开始。虽然一路上Tutu开的不慢,但是到达Angkor Wat的时候已经可以不用手电就能看到脚下的路了,我赶紧拉着妈妈快走。不用担心前方的道路在哪里,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前往一个目的地。小吴哥寺的轮廓在因为微明而从黑蓝转为深蓝的夜幕下,仿佛遮着红盖头的新娘,妖娆的姿态却神秘的勾引起足够的好奇心。 天空亮的很快,小吴哥寺门前的水池已经看得清倒影,几乎所有人都在做两件事情: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天几乎已经亮了,我低头看下表,时间显示6:20,望望灰蒙蒙的天空,难道今天真的没有日出了吗?明明这是在旱季!池边开始有人撤离,温度也逐渐升高,额头开始潮湿,我有些沮丧,开始往远处走一些,找找其他拍Angkor Wat的角度,突然回头,天边的云朵似乎被镶上一层红边,太阳一定就在云层的后面!我飞快的跑回湖边。周围的人们都非常的兴奋,所有人都在期待着。6:30,云层缝隙中突然有一束光芒射了出来,太阳!“喀嚓、喀嚓、喀嚓”,我有些着急,因为我还没有调好我的相机。不管了,我也在不停的“喀嚓”。太阳真的慢慢出来了,照耀到湖水里,两个太阳放出同样的光芒,小吴哥寺清晰的轮廓突然变得更加立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吴哥日出! 根本没有想到回拍了多少张重复的照片,之时觉得如果这一秒不按下快门,那么我一定会错过什么。等晚上回到酒店,发现一百多张照片就这么诞生了。 旅行团是看完日出就返回酒店吃饭,此时正是我像我这样的独行者游览的黄金时段,顺着小吴哥寺前的参道慢慢行走,建筑物部分在做修整,走进寺庙,才看到一些石雕已经面目全非,留下的只有一块块斑驳的石痕。这里的每一块石雕都已是千年的古迹。任何对他的损毁都是一种亵渎。 庆幸自己是自由的,每下一步的选择都可以随心而行。捧着手里的书,不断的在石壁的雕刻中寻找书中神话故事描绘的场景。若是突然看到熟悉的画面,不由自主的就会兴奋起来,妈妈一边听一遍拿着小相机拍照。其实回去之后谁又能记得多少?但总会是一份收获。在偌大的吴哥寺群里,这样的石刻几乎存在在每一座寺庙的门楣、窗棂、墙壁上,千年前的今天,强大的吴哥王朝,万千能工巧匠,让千年后的我一睹风采,倾心而神往。 当初生的太阳渐渐升高,我们也准备离开,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一看表,竟然在里面呆了3个多小时。 记得攻略书里推荐:Angkor Wat,游览时间至少三个小时,不只来一次。走过之后,我还未离开便开始计划下次再来。

  • 搬家文:行走吴哥 Day1:飞机上的一天

    文章写于:2011-04-08 从金边回来的飞机上,我就开始回味这次的吴哥之行。惊艳、期待,以及每个人都会有的旅途带来的疲累和满足,都不断的充斥着我身体、思想的每一处。 四天,真的不够。 虽然此行之前做了许多的功课,多到在网上看网友的图片都已经开始麻木,但是亲眼见过之后,却重新燃起的对吴哥的无限憧憬,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吧。 四天走了不少地方,有许多的遗憾要留到不知未来的那一天才能够弥补。不过现在还是想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我的此行所见所感。 此行一共六天,基本上是这么个安排: Day 1:北京–广州–暹粒(必须要无聊的飞上一天) Day 2:吴哥小圈 Day 3:吴哥外圈 Day 4:吴哥大圈 Day 5:上午:洞里萨湖,下午:随便,傍晚:暹粒–广州 Day 6:广州–北京 这个行程差不多是所有第一次去暹粒的游客的经典线路,当然此行因为陪妈妈一起,所以我也不想特别的赶。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最后的行程还是些意外,令人沮丧的意外。 话从第一日满天飞开始,长时间的飞机咱也坐过,中美直航要12个小时之久,每次都觉得那是一场拉里比赛。北京到广州不过3个小时,从广州到暹粒也才2个小时40分钟而已,中间长达4个小时的待机时间,但我一直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我直到飞机降落在暹粒前的最后一刻都在纠结旅行线路问题。不过还好,在到达旅馆后,跟负责车辆的人一说,人家什么都OK,没问题了。睡觉!明天要起的好早,有好长的路要走。

  • 搬家文:柬埔寨吴哥旅行攻略准备篇

    文章写于:2011-04-18 行李箱准备包括: 基本洗漱用品—-毛巾、牙刷、牙膏、洁面、洗发、护发、护肤品)、防晒产品(要高倍数、易吸收、清爽型的产品) 服装类:拖鞋、球鞋、纱巾、口罩、遮阳帽、轻便易干易洗的衣服、防蚊液、洗衣皂(粉)。 电子类:相机、手机、摄像机(可选)、笔记本(可选)、IPad(可选)、数码伴侣(可选)及其电子产品配套的电源 随身携带文件及钱:美金、瑞尔(可在机场用人民币兑换)、护照及其复印件两张 注释: 1.柬埔寨Guest House价格不同,(简称:GH)条件也是参差不齐,暹粒的GH条件总体要好一些。有的GH里面会提供牙刷、毛巾、漱口杯、小梳子,至于是否选择使用凭个人吧。 我此行入住的GH是Motherhome Guest House, Twin Room 18USD/Day,含早餐,如果看日出,可通知前台,他们会帮你打包早餐。 2.柬埔寨通用的货币是瑞尔和美元,4000瑞尔=1美元。瑞尔是当地人用,餐馆里一般都用美元标价,但也会收瑞尔,只不过有的地方会在税率上坑你一笔。 机场兑换3800瑞尔=1USD。 3.柬埔寨属于热带气候,每年的2月到5月属于旱季,剩下的月份属于雨季。雨季里看日出和日落的机会就十分少了。白天热,紫外线辐射强,如果不想晒出斑和变黑,高倍数的防晒是必备品。口罩的作用主要是在做Tutu挡风尘,纱巾也可以有这样的作用,同时大纱巾还可以作为披肩阻挡阳光。 4.被蚊子喜爱的人士最好带着防蚊水,我们住的GH很干净也没有蚊子,房间里就不用驱蚊器或是蚊香什么的,但是我在外面餐厅吃饭的时候被咬了几个包,很痒。当地有一种橘色瓶子的止痒液,名字叫“OFF!”,非常管用。 飞机票的预定: 我是在南航官网订的从北京–广州–暹粒的四飞。3月初预定,3月31日北京出发,4月6日从广州飞回,价格不便宜,机票+所有税费是3850元/人。 去柬埔寨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飞金边,然后坐大巴到暹粒,二是直飞暹粒。飞金边的好处是价格比飞暹粒要便宜,坏处是要做6个小时的大巴才能到暹粒,浪费很多时间。 现在有许多航空公司都可以到柬埔寨,南航、东航、港龙,还有以廉价著称的亚航。南航和亚航不定期会有非常便宜的机票,如果有充裕时间做准备,可以提前关注这两个航空公司 签证及准备: 柬埔寨签证很容易,如果是通过第三国入境柬埔寨,譬如亚航是走吉隆坡到暹粒,可以申请E-Visa,费用20刀/人。去大使馆签证,需要准备两张照片、有效护照、190RMB/人,在使馆填一张表格,英文填写,注意要写一个将会在柬埔寨落脚的地址,写GH的地址就行了。 住宿篇: 虽然柬埔寨的国民收入并不高,在旅游高度发达的暹粒大街,感觉仍然有点像国内二线城市或是乡镇,但是暹粒的旅游住宿却是非常不错的。这里有星级的酒店,价格高到一百多刀一晚,也有平民的Guest House,一晚的价格不过十几二十几刀,最便宜的还有低于十刀一晚,住宿条件也相当的不错。GH一般都会提供澡水,每个房间会每天提供两瓶矿泉水(Twin Room或是大床房这样的双人房),有的GH还会在酒店大厅免费提供水,如果不提供就需要去超市买水。 我住的GH叫Motherhome,这家是我在穷游和55BBS上翻了N多帖子后,发现几乎全是好评,环境不错,价位合适。 网址:http://motherhome.motherhomeguesthouse.com/ 交通篇: 在暹粒的交通主要有四种:Tutu、自行车、两条腿和小汽车。 Tutu就是北京话里的“蹦蹦车”,前面是摩托,后面拉着一个车。暹粒的天气很热,尤其是在旱季,走累了,坐上Tutu,小风吹着,一身的疲累很闷热会减轻很多。在暹粒的大街上,不时能看到骑自行车的老外,从暹粒的老市场到Angkor Wat不过也就20~30分钟的车程,热爱自由的外国人许多都会选择自行车。至于在景区里就是要靠两条腿走,特别是在吴哥小圈,需要很好的腿力。小汽车一般就是跑远途,如吴哥外圈。 美食篇: 暹粒的美食有很多,馆子主要集中在Old Market和Pub Street上。 柬埔寨的食物也是偏东南亚风格,但是没有泰国菜的浓重,与越南的清单风格相类似。这边主要的美食有Amok(艾莫克)搭配的有鸡肉、鱼肉、牛肉等等,这是一种以咖喱味主调的汤菜,香料与咖喱融合在一起,,味道清淡,鱼肉是来自洞里萨湖,肉质细嫩,刺不多。还有Deep Fried Fish,有的人叫烤鱼,但是从英文翻译来看应该是完全充分炸过的鱼。 走了一天,又热又累又渴,来杯Shake最给力,这边比较常见的就是芒果味,木瓜味(这是我喜欢的)。 当地的小吃、水果也不少,有用竹筒包着上火烤熟的糯米饭,也有炸香蕉、烤香蕉,水果也很多,只不过外国人买价格都是呈几何倍数的网上翻。 旅行参考: 推荐书籍: 网上推荐柬埔寨旅行的书籍不少,但基本上主要是以下三本作为主流:《Lonely Planet》、《走遍全球–吴哥寺》和《五月盛放》。 我买了《走遍全球–吴哥寺》,如果需要快速的对柬埔寨和吴哥寺及周边寺群有个了解,这本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版本也就是08~09年度的。如果想对吴哥寺及周边寺群有详尽的了解,我从TB订购的台湾出版的《吴哥深度旅游圣经》最为适合。 《Lonely Planet》是最早对柬埔寨旅行的很全面介绍的书,也是最有名的,但是年代所限,许多内容已经陈旧,《五月盛放》据了解是别人从柬埔寨回来所写的自己的感悟,这个我觉得还是让自己慢慢体会比较好。 推荐网站: 穷游网(国内):http://www.go2eu.com/bbs/viewthread.php?tid=143149&extra=page%3D1 背包客栈(台湾):http://www.backpackers.com.tw/guide/index.php/%E5%90%B3%E5%93%A5%E7%AA%9F Trade…

  • 搬家文:Napa Duckhorn Vineyard品酒记

    文章写于:2010-11-29 感恩节连着Black Friday,接着又是Cyber Monday,这几天网上的Deal是一个接着一个,我都快麻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最好的Deal,只有更好的Deal。不过我自己中意的几个品牌的折扣觉得很不给力,所以这个Shopping Holiday我也只在网上下了一单而已。我真的是非常理智! 其实原本不是这么计划过这个节的,好不容易的长假期,更想离开加州往更远的地方走走,所以最初的构想是去Oregan的几个国家公园,看看爬爬雪山,看看冰川的,但是计划太晚,而且预算严重超支,在感恩节的前一天,终于放弃。这件事教育了我,不要总想着在最后一刻能够捡漏,该提前准备的还是要提起准备。冰川看不成,就附近走走吧。不过感恩节各地放都放假,周五我又不想错过这个难得购物日,只有周末两天能稍微安排一下。最后决定去Napa找家酒庄品红酒,最后如果有有觉得不错的,再入手一瓶。 这也算是我第一次正式去Napa的酒庄,去年感恩节也来过这边,不过是感恩节当天来的,各家酒庄都关门了,就看看风景。去之前我在网上做了功课,最后选定了这家Dackhorn酒庄。 Duckhorn Vineyard成立于1976年,酒庄的创建者是一对热爱Merlot的夫妇,如今,酒庄已经拥有了七个葡萄园。在Napa的酒庄主干道上行驶,道路两旁建筑风格各异和成片金黄色的葡萄园景,会严重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因为实在是不愿意错过这样的美景。秋天的Napa美的不止能用油画来形容,因为它更多了生气和优雅。而Duckhorn并没有坐落在这路两边显眼的位置,如果不是有GPS,我想我会找不到这个地方。我们事先没有订位,赶到的时候,幸运的刚刚占了最后一个Table。 酒庄里有三种价位的品酒等级,$15、$25、$35,我之前看到的那篇文章里介绍的就是中间价位的品酒,所以我也选择是$25/人,而朋友需要开车,所以这次品酒的机会就让给了我。 一共要品尝五种红酒,我其实对红酒一窍不通,所以完全是凭口感在喝,在侍者倒酒之前,Blah Blah Blah说了一大堆每种酒的产地、种类、生长环境等等,可是我没有听的太明白,不过桌子上有每种酒的介绍卡片,上面也写的非常清楚。 在喝酒之前还是要特别介绍一下他家品酒的附件,我没有去过其他的酒庄,但是看到有介绍,首先他家品一种酒就用一个杯子,而其他酒庄大都是从头到尾用一个杯子,要是像我这样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去了,喝到最后,完全是没有分别。其次是他家放在庭院里的桌子,是 Smith & Hwaken的柚木 ,这個牌子的桌子椅子动不动一小张就要上千美金,終身保固。他家是有室内室外都可以坐下来品酒的,但是我去的这天,下了一天的雨,温度很低,而且酒庄为了防雨,还把外庭的纱罩都拉下来,即使酒庄的景色再好看也是都看不清楚了。我还是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慢慢享受吧。 侍者首先从口味比较柔滑的Merlot开始倒酒。就算对红酒不了解,但是也要装模作样的的学人家在杯口闻一闻红酒的香气,轻轻摇晃杯子,看看红酒挂在杯壁上痕迹,看看颜色,最后再轻轻的抿上一小口。或许是心理作用,舌尖触及到红酒,似乎让每个味蕾都在绽放,不是那种盛开,二十润物细无声的缓缓花开,顺着舌头滑倒身体里,身体的每个细胞也逐渐被激活,原本冻得快没知觉的手也渐渐回暖,非常舒服,而我就这么慢慢的小口小口的抿着,竟然也没有觉得醉意,只有一点一滴筑起来的满足。这家酒庄还很贴心为每桌提供了白白饼干、坚果和矿泉水,这样能够在品尝不同的酒时,将口中原有的味道给消除。如果说前两杯Merlot是让人回暖,平静,后三种Cabernet Sauvignon(台湾的翻译叫做解百纳苏维翁,内地的叫法是赤霞珠)就让人开始沉醉。有人说“Cabernet是红酒里的皇帝,Merlot就是红酒里的皇后。”今天我是“皇帝”和“皇后”都尝了一遍。对于Cabernet Sauvignon口感明显要比Merlot更涩,更强,后劲儿大,所以相对于Merlot来说,我更喜欢前者。最后在结帐的时候,买了一瓶2007年的Merlot,这瓶Merlot也是这个酒庄的招牌之一。 这家酒庄的客人大多都是到这里品酒,然后买上几瓶带回家的人。我有听说,不少当地美国人在酒庄里买了酒,然后带回家贮藏个十年八年的,酒的身价立即番了几番。我这个菜鸟还是就自己买瓶中意的,自斟自饮,自娱自乐,挺好。 这个感恩节就这样很颓废很逍遥很不知所谓的过去了,不过留下这瓶酒够让我怀念一阵子的。 —————————————–分割线———————————————– 一点Merlot的小常识: Merlot是波尔多种植最广泛的品种,虽然Cabernet Sauvignon的名气比它更大,但是你有可能在一瓶波尔多红酒里找不到Cabernet Sauvignon,但是不可能在一瓶波尔多红酒里面找不到Merlot。尤其是在右岸地区的St. Emilion和Pomerol,Merlot是调和中的主力。 而加州作为“新世界”的产酒地,Merlot也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 Merlot皮薄,早熟,相对于Cabernet Sauvignon他的单宁较低,早熟的特性让他更加容易带有成熟的,黑色水果的香气,酸度也相对较低。所以对于初识红酒的人,Merlot更加温和可亲,这也是它能够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吧。相对于Cabernet Sauvignon强烈的,带有严重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个性,在我看来,Merlot具有更加能够反映土壤特性的能力,起码在波尔多是这样的。 在法国,Merlot很少以单一品种出现,出了某些个别产地如Pomerol或者是地区餐酒,但是在美国等新世界国家,这样的情况就多得多。当然,即便如此,多数人在酿制Merlot的还是会加入一定的Cabernet Sauvignon增加他的结构,或者采用不完全去梗的方法保持一定的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