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四川(二)成都美食(下)
N年前出于对四川好山好水好食的向往,一直在默默收集资料。现今或许不再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竟然一拖也是这么些年才能成行。如今去了,翻开收藏的杂志,或许上面记录的店家不再经营,或许改朝换代,又或是变得壮大,但仍然是我对四川美食最初的美好印象,即使像“苍蝇馆子”这样的名词,都认为是一种对美食坚持的态度:四川美食,天下无双! 川菜打遍全国无敌手,至少近十年都是这样的一个趋势。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每年夏天都有个阿姨学校门口卖凉面,我就能吃上一整个夏天当作午饭;无论冬天还是夏天,离家不远的小吃店,麻辣烫很不错,还有的馆子水煮牛肉很厉害;接着大街上也有卖串串香的;簋街的麻小,后来的香辣蟹;中看的俏X南,平民版的麻辣X惑。。。现在的京城里的馆子,鱼香肉丝、宫爆鸡丁是已经都是家常菜了。如果像星爷在《食神》里,用电脑画一个川菜馆分布图,一个“掂”字不足以概括,而估计就是“清一色”了。 来到成都,小吃要吃,只不过有些已经一跃龙门,身价百倍了。 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上,龙抄手总店、夫妻肺片总店、钟水饺总店总是客满为患。那天我和妈妈赶上了饭点过去,几乎每张桌子前都站着几个人,这些人可不是服务生,而是在等位的人。店内转了好几圈,最后有一桌人刚好吃完,便招呼我们在他们桌前等,于是我和妈妈终于有位子了。 上面说到这几家总店,基本上已经连锁经营,他们都提供套餐,想吃什么,一个套餐里几乎就包括了。虽然攻略里说味道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是总要尝尝招牌小吃。于是东一碗,西一碟,也洋洋洒洒的来了一桌,人太多,让主厨亲自为我们下单,这也算是享受了一回VIP服务。 现在店里有套餐,将成都有名的小吃打包售卖,比如什么钟水饺、龙抄手、酸辣粉什么的捆绑销售,我之前因为有些小吃已经吃过,所以这次在店里,就是随便招呼了几道最有名的小吃,另外还有店里只要出锅就卖光的鸭脚,和招牌夫妻肺片。 我这种不能吃辣的人都觉得不辣,这感觉太爽了! 厨房就在店内,水饺、抄手都是人工包的,气氛很浓厚。店家也相当配合我的拍照工作,基本上还会因为我而不时的停下来摆个Pose,让我好感大增。 我准备了一份美食地图,但时间有限,赶上哪里就吃到哪里。于是不能免俗的在锦里小吃街上从头吃到了尾,不得不说,真的是“视觉盛宴”。照片根本不用修,光线好了,真是看着就让人留口水。(注意:我一直强调的是“看”!味道就算了) 晚上坐车想去寻找下一处美食聚集处,便来到了玉林生活区。下了公交车,一抬头,“王婆荞面”,这不是某篇攻略里推荐的馆子嘛,赶紧进去点了几个推荐美食:叶儿耙(¥2/个)、牛肉荞面(¥9/碗)、凉糕(¥3/份)。 下午在锦里尝到的叶儿耙很失望,所以在这家希望能扳回一些印象分,馅儿是肉的,可惜,我仍然不喜欢,虽然糯米面比锦里的软硬成都更适中,可惜这种做法我无法适应。牛肉荞面馅料很丰富,配菜里又笋子、芹菜、香菜等,麻椒在这里发挥了威力,几口汤面,我的舌头基本就快被麻翻了,幸好一旁的凉糕能解麻,牛肉汤汁算是浓厚,只不过我实在对荞面做的食物不感兴趣。凉糕单独吃,对于我这样对太甜食物没兴趣的人,就会感到失望,凉糕是泡在红糖汁里的,但这口配合刚才的荞面,就是刚刚好,一口麻,一口清甜(吃完重口味,平时觉得甜齁的红糖,竟也认为清爽),让我吃不了辣,受不了麻,对甜食敬而远之的人认为刚刚好。 虽然这次在成都花费了大概2个半天的时间寻找美食,但我认为第一次到成都的人,对于成都的美食了解基本停留在被糊弄的阶段 (时间只够去那些名店),只有生活在成都,才能感受到真正天府之国的饮食魅力。我是相当期待下次能再去四川,再去成都。
走一趟四川(五)五彩池
在九寨的那天还是阴雨绵绵,到下午的时候,更是没有停过。虽然雨中访美景,独有其味道,但是照片拍出来,修的时候就难了。第二天去黄龙,阳光好的不得了,尤其是午后游黄龙,一路伴随的阳光,反射在这些钙化千万年的基岩上,处处都泛着金光。 去看五彩池的时候,是我一个人上去的,短短几百米的距离,我举着相机,一级一级的台阶上,再努力均匀调整呼吸,还是有些气喘,甚至一度喘不过气来。想起来在玉龙雪山上,难过的只能一直抱着氧气瓶,我真的害怕这次自己坚持不下来。还差一百米,80米,50米,没有停下脚步,放缓节奏,平复呼吸,自己都在默默的念着“呼~~~吸~~~呼~~~吸~~~”,终于在山顶上,看到了美景,心脏也舒服了许多。 游人很多,五彩池上架起的短短栈道,走起来已经有“咯吱、咯吱的响声”,怎样才能速战速决并且又能避过这些人呢,还是老办法“让我拍张照片,不拍人!”这招真的好用。 小学课文里曾有一篇《五彩池》,我记得那是小学遇到的第一篇大段文章需要背诵的课文。我还记得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很点背的抽到这个题目,全班唯一的一个啊!冥冥中的注定,我会爱上四川。(虽然那次考试背诵没有拿到满分,如果那个时候我就来到四川,看到五彩池,我一定会满分的!) 从九寨到黄龙的路上,路过雪宝鼎。导游说,雪宝鼎常年积雪覆盖,而且经常因为雾气缭绕很少有机会能看到顶峰的的样子,这天天气太好,竟让我们赶上了,所以给了5分钟下车拍照时间。不管他是不是让我们这群相机客开心而说,总是仍会使我们心情变得更好。即使知道前方的路又是一场体力与身体的考验,但让我感到我喝到了第三瓶红景天(上山之前,和妈妈每人喝了2瓶红景天)。扎西德勒!
祈祷!雅安,四川
我记错了,以为从黄龙下来夜宿在雅安,后看了当时的笔记,才发现是茂县。虽然同相距成都120公里,但是两地却是相距255公里。 不管距离有多远,都希望人们能平安!
走一趟四川(四)逛一下宽窄巷子
写这文前,包括在写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懊恼,为什么始终都没有去过北京的南锣鼓巷。以至于,我现在想跟宽窄巷子做个对比都无法完成。既然无法对比,也正好,什么都是第一印象,感觉也最直接。 来宽窄巷子的那天已经进入到黄金周最繁忙的时候,所以人挤人、人挨人,有个成语形容的非常贴切--“摩肩接踵”。拍照片要乔角度,登高爬低是常事。热门的拍照点,那更是要一个个排队上去,好在我抱着大相机,纯粹只是为了拍风情,所以跟大家商量一下“等我一下!拍张照片就好,不拍人!”,大家都很体谅,纷纷让着我。所以我和妈妈逛的很快,转的也很顺溜。 下午第一次逛,接着去皇城老妈吃火锅,吃完便和妈妈边消食边遛弯儿的又回到宽窄巷子。上面两张图就是同一个地点,晚上灯笼挂起来,晕黄的灯光让两位门神的服装颜色更鲜明起来。 巷子里的不时见到的墙雕往往都是游客的聚集处,我更喜欢各家的大门。青砖乌瓦,古色灯笼,半掩的木门,透出一抹绿,半点红。门外是三丈红尘,熙熙攘攘,门内是水月洞天,清净自得。 井巷子是继宽窄巷子之后又扩建的,还是不宽也不窄,不长也不短。这里现在是小吃的集中地,和锦里很像,甚至连摊子售卖的食物也非常类似,就连颜色也还是那么漂亮! 在锦里已经尝试过,这里也就拍拍照片好了,还是留着肚子,一会吃火锅去。 看了不少游记,都说,锦里是给外地人玩的,当地人更喜欢宽窄巷子。我是个外地人,这两个地方也都去了,对于我而言,这还真是一个难题。锦里小吃街旁边的德克士里卖的奶茶非常好喝,而宽窄巷子最适合人很少的时候,找家咖啡馆慢慢消磨时光。所以,只有当二者相结合,才满足了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