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江南

  • 2016望江南(二)

    南浔,这是我在蚂蜂窝上看到的一个陌生的地方,点开链接,小莲庄的荷花吸引了我的全部的目光。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在荷花池边,桌上泡着一杯功夫茶,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于是决定就去这里。住宿一定要选择住在古镇内,环境清幽,游人很少,没有商业化的灯红酒绿,看到的是居民日常过日子的生活,看最初的风景和风情,这才是旅行的目的啊。

    从湖州高铁站出来坐公交车101直达南浔区,再做个电三轮,10块钱直达古镇门口。非常的方便,而且也不贵。古镇里的住宿比外面要贵上很多,到了周末价格更是翻番。通过手机App订房,260元就订到了超好评的留荫庐。留荫庐在百间楼,也算是南浔景点之一,夕阳下,绕着贯穿镇里的唯一河道,间间相连的房屋,青年人在外打工,留在家的老太太们,一边坐在河边聊天,一边守着个小小的摊位,也没有特别的吆喝声,游人路过停下来才来招呼要不要来玩馄饨?,亲疏距离刚刚好。老头们就爱垂钓,好像也能钓上几条鱼。少年郎就在河边放个地笼,傍晚拉上岸,小龙虾也能装满一个大的可乐瓶子呢。河岸边,种着各种花树,我只认识合欢树,我们住的留荫庐则种着一种开着红色花朵的攀藤树,虽然已经谢了很多,但是在河对岸看来,星星点点的红,更显清幽,却不失人间气。

    镇子不大,酒吧也不多,江南其他热门古镇夜间流行的十里红灯笼的场景这里是看不到的,当然,也没有了鼎沸的人声和嘈杂的音乐。愿意的话,随便进一家Bar,点一杯啤酒,聊天,放松再适合不过。

    img_3289-1  img_3306-1

    第一天有点累,早些回到旅店,古色古香的雕花床,吹着空调,安安稳稳的睡踏实了。

    第二天早上7点起来,其实不算早了,古镇上居民都已经出来吃早饭了。问了旅店老板,来到当地一家老馆子长兴馆,点了一碗虾爆鳝面,一碗三鲜面。虾是新鲜的河虾,鳝鱼切段然后炸酥,汤汁再面地下,浓酱油做底,虾仁还算鲜,当地人都吃捞面(也就是干面),我这边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汤面,我现在口轻,这种面吃起来有点腻。有个特别之处是,游客如果等老板上茶,那就是大麦茶,当地人是进了餐馆,自己走到门口的桌子上,一个大罐子里有绿茶,自己动手装茶叶,倒开水,冲一杯浓茶当开胃和叫醒了,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我喜欢喝茶。

    img_3324-1img_3301-1img_3304-1

    出了餐馆,顺着街道走,出了古镇,过一条马路,再往前一点,就来到了景区,门票100/人,持老年证50/人,1.2米以下儿童免费。票可提前一天在网上定,这样能拿到8折。不要想逃票,因为每一个景点都有好几个工作人员查票。景点只能进一次,但是游览园区可持票多次进入。

    我推荐一个游览线路:提前一天订票取票后。从古镇的百间楼上游览的小船,¥240/船,一直做到小莲庄下船。这条线路,即可享受到江南水乡的水路,也能省去很多脚力。

    小莲庄和藏书楼是景区最远的景点,所以一般人都是走到藏书楼,再往园区大门口的方向走,就把沿途的景观都玩遍了。

    藏书楼,中西合璧的设计,既有江南的建筑的秀气,也有西式建筑的高大,屋内房梁高挑,通透,虽然南浔天气很是湿热,但是楼内还是非常清爽。门前一塘莲叶荷花,格外清幽,若是看书累了,便来走出楼门,去亭子里小憩。读书、喝茶、赏荷、观鱼,人生乐事尽享!

    img_3354-1

    藏书楼旁边就是小莲庄,窄窄的门口进去,别有洞天,已是8月末,池子里的荷花虽已经不复盛景,但是可见仍然不少,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后独成风景,小姐的闺房就在在池边的小二楼上,刘氏私塾也设在这里。可可背的古诗里,有字的极多,如:

    img_3400-1

    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相和歌辞。相和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里的景色全都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两岁半的可可,更明白背诗的含义了。游到院子某处,突然嘴里就说出来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贺知章的《咏柳》,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或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寻隐者不遇》)。听到这里,我就觉得,这趟江南行,我来对了。

    南浔,地处交通要塞,去上海和杭州及周边城市都非常方便,京杭大运河更是贯穿全城,所以,一直都是江南货物运输的重镇,江南的富庶也是天下闻名,所以,出现富豪乡绅不足为奇,而且江南多才俊,所以江南的园林,虽没有皇家的霸气,却各有特色,精巧的布局、秀气的景致,大气的布置,精美的装饰,可小家碧玉,可大家闺秀,可清雅脱俗,唯独不会有的就是爆发户的金钱气质。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随便点出来既可算是富甲天下,他们的子孙也因为读书多,见识广,所以庭院别具一格。

    出了小莲庄,下一个就是张石铭故居。外观中式,内里却是十足的西式设计,连墙上的装饰画,也是西洋的。可是处处又不失中国大宅门里的讲究和隐喻,例如一进门却觉得很和谐,中西合璧,这里有最好的体现。顺着走,刘氏梯号之类的地方设计也都如此,

    回百间楼的路上,会路过张静江故居,恰巧赶上一阵急雨,乌云密布,万点细雨坠入河中,停靠在码头的乌篷船迎来匆匆躲雨的游客,急的小船在河面抖起来,水纹晕开,篷沿边挂着的红灯笼点亮了这暗色的江南烟雨。我心中呐喊:太值了!我看到江南的荷塘,看到了江南的烟雨,江山美如画!

    img_3439-1

    待我从张静江故居出来,雨已经停了,天尚未放晴。我们回到民宿,取回行李,出了古镇,去汽车站买了长途车票,下一站,苏州。

    附上留荫庐老板的手绘地图,还是非常清楚的。

    doc-sep-13-2016-15-21

  • 年菜之江南小食的期待—四喜烤麸

    第一次吃四喜烤麸竟然是在美国的一家专门做南方菜系的餐馆里吃到的,咸咸甜甜的味道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尽管是到小菜,但是那顿饭我只记住了它。我一直以为这道菜非常的复杂,尤其是烤麸,什么东西?我一度以为就是凉皮里面那个面筋。后来在朋友家又一次吃到,听她一描述,发现原来还是非常容易的。

    四喜烤麸是江浙一带的常见菜,名字很讨喜:四喜,非常适合过年的时候做为年菜。四喜主要是指黑木耳、香菇、黄花菜和花生米。但是因为我不吃花生,以及干黄花菜比较难找到,所以我没有放花生米,黄花菜用金针菇来替代。

    【主料】

    新鲜烤麸   100g

    黑木耳      适量

    干香菇      6个,

    金针菇      若干

    葱、姜      少许

    【调料】

    生抽         4汤匙

    老抽         2汤匙

    糖            2汤匙

    料酒         3汤匙

    麻油         少许

    【做法】

    1.新鲜烤麸用温水反复冲洗,吸水、压出水分反复三次后然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并挤干水分,然后切成小方块。

    2.香菇和木耳分别泡发,香菇水留下备用,香菇切丝,木耳撕成小朵。金针菇用盐水泡然后洗净备用。葱姜切碎

    3.烤麸先过油炸至金黄色盛出备用。

    4.另做锅热放油,爆香葱姜碎放入木耳和香菇翻炒至6分熟,放入烤麸一起翻炒。加入生抽、老抽、糖、料酒和香菇水,水要略低于锅内食材的顶部或与食材一般高,盖盖焖煮至沸腾后,转小火,揭盖继续炖煮收汁。

    5.锅内汁液剩一点的时候即完成,食用前略滴少许香油增加香气。

    Tips:

    1.烤麸非常的吸油,在煎炸的时候要注意锅内多放一些油,鍋內要勤翻炒。有人在煎炸烤麸的时候用锅铲压烤麸,中小火慢慢煎透。

    2.烤麸有很強烈的豆腥味,多用温水冲洗和热水焯都可以减淡豆腥味。

    3.酱油量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减少,这道菜总体口味偏咸甜。

    4.烤麸做好后,放一夜再食用味道会更好。